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玩轉南半球:智利、秘魯
  玩轉南半球:智利、秘魯
  從「天涯之國」智利到「神祕國度」秘魯,探索南美洲古文明之謎,見證原始自然的浩瀚,這不只是一趟人文旅行,更是生命的深刻體悟。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鄧予立
類  別:休閒娛樂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3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3581307
裝  訂:精裝

定  價:NT$299

立即購買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鄭子太極拳功法概要
鄭子太極拳功法概要

從基礎身形結構講起,由內及外建構周身功架,太極心法訣要大公開!

 
乒乓旋風兒
乒乓旋風兒

「這不是桌球!這是人家自創的爆丸雷彈擊!」

 
田在你心饗食之旅
田在你心饗食之旅

 
沒有你,旅行怎麼可能有趣?顛覆對導遊的想像
沒有你,旅行怎麼可能有趣?顛覆對導遊的想像

加個導遊讓旅行更有趣;知識型導遊是未來的趨勢。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從智利的首都聖地牙哥到復活節島,再轉往南美洲古文明資源豐富的秘魯,完整呈現前印加時期的遺跡。
◎文筆親切流暢,搭配豐富照片,專業導遊相伴解說,宛如親臨現場。
◎南美各時期古文明的遺跡令亞洲讀者增廣視野、開拓不同的歷史觀,心嚮往之。

他們是風和火山熔岩的兒子、空氣和火山灰的孫子,
他們以島嶼為巨足,行如破浪。
……
他們聳立在那裡,
驕傲的聳立,
令人不安聳立,
啊!多麼孤獨沉穩而格調高尚!

──by 智利詩人 聶魯達

如果你要問他們為何在那裡?就連矗立在火山島上的巨石雕像也很想知道!

從北半球的香港啟程飛行近30個小時,抵達南半球的天涯盡頭──智利,
再跨越3千5百多公里南太平洋,降臨由火山岩組成的復活節島,
才得以緣見摩埃巨人眼眸中的鄉愁;
親到遙遠神祕的文明古國──秘魯,
勇闖亞馬遜雨林部落、的的喀喀湖漂流島,
探訪前印加時期遺跡、高空中窺現全貌的納斯卡地線,
以及世界新七大奇觀之一的印加王朝失落迷城「馬丘比丘」......

南半球的精采與豐富,值得再三求索,
就從推開南美古文明大門開始……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1307.pdf

   
 

二○一三到一四這兩年間,我走遍萬水千山,多次遊訪世界第二大洲的南美洲,它擁有十二個主權國家,我一口氣跑了其中的六個,包括為旅行界熟悉的巴西和阿根廷。
我親歷巴西里約,現場觀看森巴狂歡節,到球場親眼見證二○一四世界盃冠軍德國的產生。我去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的烏斯懷亞  乘郵輪橫渡德雷克海峽,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欣賞迷人的探戈舞等等。
行程中最令我感到特別的是安第斯山脈下異彩紛呈的秘魯文化,和與世界隔絕的南太平洋孤島。聞名的印加悠久歷史和獨特的玻里尼西亞島民文化,過去我只有耳聞,未曾目睹。這次藉著二十多天的時間,我攀山涉水,就為了不錯過這些古跡和遺址。
旅途中,親眼見識到印加人創造出來種種令人驚嘆的奇蹟,還聽到不少他們在生活中讓人嘖嘖稱奇的趣事。我在內文的章節中,竟然遺漏了一些奇聞妙事:如印加人特製的「洗頭水」,居然是收集自家人的尿液,放在桶裡沉澱一周,然後用來洗頭,據稱具有去油脂功效,是讓秀髮「光采動人」的祕方。
另外還有一種用於節日慶祝的糊狀美酒「奇查酒」,是婦女們把玉米放在嘴裡咀嚼成糊狀後,再吐在溫水中,經過發酵而成。此外,小孩感冒發燒的良藥妙方,竟然是將全家人的尿液煮沸,讓患病小孩洗澡和當藥服用。
如此林林總總的奇聞,要是不是出自當地導遊的口中,我還真難以相信呢!
至於智利的復活節島,那麼一個比台灣金門略大的孤島,留下遍島的巨人摩埃石像,卻毫無歷史文字的記載,只讓後人憑古跡臆測和探索。原本秘魯和智利並沒有相同的文化關聯,為何我要嘗試將兩地的行蹤見聞拼湊在一起收錄書中,與讀者朋友們分享?我在秘魯庫斯科偶遇的印加文化學者Emma曾提過,印加王朝覆滅後,部分印加人遠涉重洋,逃避戰禍;傳說,復活節島的「鳥人」便是印加人的後裔。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才有如此安排。
承蒙諸位先進好友在百忙之中撥冗替我寫序,萬分感謝:
.香港培僑教育機構董事會主席吳康民
.香港漢華中學校長關穎斌
.鳳凰書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王多多
.香港銅紫荊星章、太平紳士暨法律博士方和
.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兼FT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
.普華永道北京首席合夥人吳衛軍
這次旅途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台北亨強旅行社的陳總。
另外此書的完成,我特別感謝出版社多年的支持和協助;再者,也謝謝Vicky、Phoebe和Natascha小姐等為我不斷收集相片、資料。
除巴西、阿根廷,加上書中的秘魯、智利這四國外,南美洲的行程,我也已走過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到今天為止,只餘下六國尚未涉足,她們早就列入我二○一五年的旅遊計劃中,希望在來年「征服」她們,再整理成冊,與大家共享。

   
 

摩埃巨人之謎

智利偉大詩人巴勃魯.聶魯達(Pablo Neruda)寫過一首《分離的玫瑰》(The Separate Rose)長詩:
巨人雕像一個個豎起,
他們像在直立行走,
直至島上全是石頭鼻子的人;
他們栩栩如生,勢必一代代繁衍,
他們是風和火山熔岩的兒子、空氣和火山灰的孫子,
他們以島嶼為巨足,行如破浪。
微風用它的手,
勞作如能工巧匠;
狂風用它的罪惡肆虐瘋狂,
即使海洋的永恒,
都無法製造出這樣的雕像。
他們的頭很大,
脖頸很長,下頷骨突起,
目光深沉,
驕傲地立於他們的孤獨之中。
他們聳立在那裡,
驕傲的聳立,
令人不安聳立,
啊!多麼孤獨沉穩而格調高尚!
過去有誰敢於詢問,
現在又有誰,
敢於詢問,
問一問,
這些本身就在詢問的雕像。

這是詩人親身遊歷復活節島後,對島上默默無語的摩埃,所留下的永恆字句。
摩埃巨型石雕像是復活節島獨有的古文明遺跡。在這樣彈丸小島上,目前已經發現的總數居然有887尊之多!它們分別散落在島上的每一個角落,有的單獨倒在白浪拍崖的海岸邊,有的佇立在荒涼的草野山坡上,有的矗立在高高的祭台上,莊嚴肅穆。
不少雕像受到人為破壞和大自然的摧殘,早就支離破碎;有些則保持完整地聳立著。無論是哪一尊,都有一個共同之處  它們堅守在島上,沉默的經歷了逾千年的風吹雨打,見證島上的滄桑巨變。
拉諾卡山下的海灘,有一尊只有頭部露出地面的摩埃巨人石像,導遊就從它開始,為我解開石像之謎。
首先談到島上的歷史,據記載,活在島上的拉帕努伊人是玻里尼西亞人的其中一支族群,使用的拉帕努伊語和大溪地語屬於同一個語系。傳說他們憑藉高超的航海技術,乘信風,辨星象,橫渡大洋,來到這個島嶼。有一說摩埃就是他們信奉和膜拜的神靈,他們相信摩埃會保佑島上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慘遭池魚之殃的摩埃神靈
可是在島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因土地、食物分配問題,發生了族群的戰爭。據說島上發生「長耳族」和「短耳族」的內戰,勝利的一方會將戰敗族群的摩埃石雕像推倒,並挖去雙目,這樣就能使它們喪失法力(瑪納Mana)。
我在海灘上見到一堆堆東歪西斜、廢棄了的摩埃,大部分身首異處,像是經歷過一場戰亂浩劫的古戰場。
除了島民內戰外,復活節島在過去幾百年內,又出現過大饑荒、流行病、濫伐樹木、人口銳減等衝擊,加上航海殖民主義者的擄掠,販賣島民為奴隸和殖民化等。島上的人口一度繁盛到萬多人,但最慘的時候卻只餘下111人。
直到一八八八年復活節島回歸智利後,政府才對這孤島施以援助和建設,把這裡發展成旅遊小島。今天島上的人口有五千七百多人,算是重新復甦起來了。
講到摩埃,製造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以島上黝黑的火山凝灰岩(tufa)雕鑿而成。大多數是男性造型,昂首挺胸,或站立或跪著;臉孔幾乎都是長臉、長耳朵、扁額、高鼻子、深眼眶、濃眉等,神情肅穆、栩栩如生。有些頭上還載著由紅色火山凝灰岩雕成帽子般的髮結(布卡奧Pukao),作為顯貴身分的識別。按導遊介紹,摩埃的雕刻石場在島東面的拉諾拉拉庫(Rano Raraku)火山山區。
這裡發現397尊完成和未完成的摩埃,不過附近卻未發現金屬工具和運輸器具,只找到石刀、石鎬、石斧、石鑿等,說明當時的開鑿方式是非常艱難的。

沒有腳的巨人像怎麼移動
摩埃多半高七到十米,重量從不足十噸到超過一百噸都有。究竟島民採用什麼方法將如此巨型的雕像搬離「工場」,挪到島嶼的各個地方呢?這就得靠考古學家的研究了。他們認為島民是用島上一種「哈嗚哈嗚樹」的纖維製成繩索,先套在石像的脖子上,然後組織百多人來做搬移的動作。或者用棕櫚樹製成木橇桿,一步一步艱難地推移。如此龐大的工程自然必須憑藉堅強的意志來完成,這可以說明他們對摩埃信仰的堅貞。
實際上,最大的謎團還是出在摩埃石像代表的意義。到底它們代表神明,或是其他東西呢?這個問題可是難倒了考古學家。直至今日,仍有多種說法。導遊說,當地普遍認為是用來紀念祖先或部族的領袖。但不管怎樣,這些非常珍奇罕有的大石像,都是復活節島島民共同而貴重的古文明遺產。
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內,有一尊從島上「偷來」的石雕像,它是島上雕刻得最精緻的一尊,五官完整,雙臂和乳頭刻得很清晰,連背後的紋樣都非常明顯。石像有個名字叫做「哈卡納奈何」(Hoa Hakananai’a),這句話在拉帕努伊語就是「被偷走的朋友」。我聽聞後,忍不住打心裡微笑起來,實在很佩服島民那一份含蓄的幽默感。但願摩埃石雕像能夠永遠驕傲地站立在這天之涯海之角的小島上,供來自四方的遊客欣賞和追思。


飛越納斯卡地線

帕拉卡斯沙坡上巨型的「大燭台」遺址,讓我深深感到古帕拉卡斯文明的不凡。
翻開秘魯的資料,原來古帕拉卡斯文化早就存在,大約在公元前九百年至公元四○○年間。當文明發展到後期,在紡織方面尤其有著了不起的成績,出土的織品顏色絢麗,圖案變化多端且非常細緻。

誰天外飛來一筆
比帕拉卡斯文明稍晚發展起來,同樣也非常著名且成就斐然的,就是納斯卡文明。它的發展時間大約是公元前三百年到公元七○○年左右,與帕拉卡斯文明有些重疊存在的時間。它被認為是秘魯南海岸文明最為璀璨的時代,特別是展現在燒製陶器的技術上,從出土的文物裡頭可以發現,當時的陶器以紅、黃兩色為底,上頭描繪有鳥獸、草木和神怪形象的圖案花紋,讓現代人可以了解到當時人們的藝術水準和文明程度。
而當我飛越納斯卡地線之後,就更加佩服納斯卡人的驚人成就了。
納斯卡古文明最具代表性的,首推「納斯卡地線」了。一九三九年有一位美國的人類學家保羅.科索克(Paul Kosok)乘小型飛機飛過納斯卡大沙漠時,赫然發現地面上居然有著不可思議、令人費解的巨型地線圖案。原先,他認為這可能是前印加時代的灌溉系統,不過這個乾燥荒蕪、寸草不生的荒漠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灌溉。隨後,他又發現地線的「蜂鳥」圖案,是朝著日落方向飛去,於是認為大漠上的地線是一部「世上最大的天文書(the biggest astronomy book in the world)」。
其後更多虧了德國女數學家瑪麗亞.賴歇(Maria Rieche)的鍥而不捨,繼續發掘沙漠上的奧祕。一九四○年開始,她成為保羅.科索克的助手,針對納斯卡地線進行繪測,甚至自一九四六年就直接定居在納斯卡,以便長期繪製地線的圖案及深入研究。她每日不辭勞苦清理覆蓋在地線上的沙石,從未間斷保護線條,留守地線一直到一九九八年去世為止。
秘魯政府為表彰她的畢生貢獻,特別為她舉行國葬,位於納斯卡的故居也改為博物館,讓後人參觀,紀念她在考古研究的成就。而她所寫的《Mystery on the Dessert(沙漠上的奧祕)》則成為研究納斯卡地線的經典著作。

大漠公路盡荒涼
告別帕拉卡斯鳥島後,我重新乘上吉普車,風馳電掣深入萬里無人的戈壁大漠中。處在黃沙滾滾的公路上,我深深感受到那種「平沙莽莽黃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的荒涼境況。
在瑪麗亞.賴歇的要求下,秘魯政府設法保護遺址,今天地線一帶已禁止車輛和行人進入,要參觀納斯卡古文明遺跡的全貌,唯有乘坐小型觀光飛機,衝上雲霄,俯瞰荒漠,才能目睹古人的驚人傑作。
當我來到納斯卡小型飛機的機場時,剛好趕上航班。辦好登機手續後,因為大漠風暴突然刮起,需要等風暴停了才能起飛,我就留在候機室裡。此時另外有來自加拿大的一家三口同時等候登機,我們遂攀談起來。聽他們說,這兒的小型飛機過去每年總有墜機事故發生,航線真談不上安全。現在雖然政府規管得更加嚴格,要求機上有正、副機師才能夠飛行,仍是無法達到零失事率。反而令費用高漲,使得搭乘小型飛機觀光的遊客減少。
風終於停歇下來,輪到我們登機了。而剛才那一陣風,把灰暗的雲層都給吹散,露出一片蔚藍天空。
不過閒聊中聽到這些不吉利的消息,讓我心裡總有點忐忑不安。尤其見到這家人臨登機前,一致地在胸前劃上十字,祈求上帝保佑,這舉措更是增加我不安的心情。
我忽然腦海浮現出台灣女作家三毛《萬水千山走遍》書中的附錄,由助理米夏所寫的〈飛越納斯加之線〉其中一節:「我坐在駕駛員的旁邊,小飛機起飛的時候,他在胸前劃十字,我心裡就在想:『這一趟一定跟以前不一樣。』他的舉動給我一種很奇怪的感覺。由於這趟旅程的終點充滿了神祕色彩,駕駛員的舉動倒很適合這種氣氛。」眼前的情景竟然和書中的描述有八分相似,但是既然來到這兒,不飛越地線,似乎顯得白來了這一遭,我唯有一笑置之。
所有乘客就定位後,小飛機一飛衝天,直朝目的地飛去。
在五百平方公里乾旱的岩石平原上空,駕駛員一面操作著控制桿,一面詳細地說明左右兩邊的圖案。地面上超大的圖形,包括三百米長的蜂鳥、108米長的卷尾猴、展開翅膀的兀鷹、又有貓頭鷹、蜘蛛等,還有一組組幾何圖形(geolyphs),像是直線、曲線、三角形等,以及動植物圖(biomorphs)。
為了讓機上每一位乘客都能清楚看到地線的圖案,不顧此失彼,駕駛員讓小飛機來來回回飛行,大夥欣賞地線的機會非常公平。儘管小飛機在低飛時被氣流衝得有些搖晃,我還是緊握相機,爭取拍到「完美」的地線圖案。
空中四十分鐘盤旋飛行,的確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歷。
待小飛機返航落地,我才終於呼出緊張的一口氣,慶幸平安無事。事後我獲得一張完成飛行的證書,也才敢發短訊傳給家人和同事,把所見所聞與大家分享。
我在回程路上,向司機探討起「沙漠上的奧祕」。這些地線圖案像迷宮一樣,分布面積如此廣,層次分明,有些甚至同一模樣像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精確度實在令人吃驚又佩服,說明納斯卡的藝術家能夠非常精確的計算。在荒原大地上,古人缺乏大型搬運器材和巨型量度工具之下,竟然繪畫出如此美麗奇異的圖案,這些龐大的地線究竟代表什麼呢?迄今仍然是一個謎。就和「大燭台」一樣,科學家仍分成不同的學派,各自主張不同的解釋。
但也正因為這樣,納斯卡地線的魅力又帶著神祕感。甚至還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留下來的呢!
最終我只能帶著滿腹的疑問和驚嘆,原路折返利馬。儘管抵達酒店時,已是翌日清晨三點鐘,旅途非常艱辛,不過我仍大呼此行值得。

以上內容節錄自《玩轉南半球:智利、秘魯》鄧予立◎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1307.pdf

   
 

鄧予立
香港亨達集團創辦人及名譽主席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國際金融系客座教授
北京中華文化學院教授
亞太台商聯合總會永遠榮譽總會長

著作:
博文集系列:
《收藏是一種幸福》白象文化 2010.02
《從阿拉木圖開始:鄧予立看天下》白象文化 2011.02
《走一趟神奇的天路》白象文化 2011.12
《半島》白象文化 2013.02
《歐遊六國》白象文化 2014.02
《南極,遙遠卻不寂寞的冰雪世界》繁體版 白象文化 2014.08
《南極,遙遠卻不寂寞的冰雪世界》簡體版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4.09
《南極―遠くて幸せな氷の世界》《南極,遙遠卻不寂寞的冰雪世界》日文版 Parade Books 2014.11

政經評論系列:
《馬英九必修的10堂課:圖說台灣經濟發展大未來》早安財經出版 2009.03
《馬經濟,大危機》早安財經出版 2011.02
《馬尾看臺灣2012馬英九動Down300天》白象文化 2013.03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2.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3.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4.雨天代我為妳哭
5.怨恨Bullying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