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於鄉下貧窮家庭,求學與工作之路並不順利,沿途所遇挫折也很多,有人說河水要碰到石頭才會激起美麗的浪花,但當時的痛苦、挫折、打擊與無助,還是覺得寧願不要美麗的浪花。現在我能坐在電腦前面,用鍵盤打出點點滴滴,說明飽經挫折之後,我更能把所見、所聞、所思的豐富經驗呈現出來。法國人常說:C'est la vie 這就是人生,面對現實,承認它,接受它,逐漸改變它,浪花還是會回歸平靜。
科技進步,人文思想與文字呈現也該同步進步,才不致產生落差。事實上,人相當保守,總希望自己所知、所學都能長期發揮,因為要長期發揮,就會固守所知、所學,甚至抵制創新。文學、哲學、社會、教育、政治、宗教、法律…等等這些人類文明應該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與發展,開出美麗的花果;但總有在位的文學人、哲學人、社會人、教育人、政治人、宗教人、法律人…希望能留在他們原來所學與所知,形成我在書中一篇「Jet Lag 無所不在」的情形。
我用現代語彙重新創作中國神話牛郎與織女的故事,讓人覺得就發生在身邊,以及我寫「古董翻新」,就是想告訴讀者,擁有豐富寶藏很可貴,更可貴的是把這豐富寶藏充分消化而創新成為新的寶藏,這是一條非常可行的路。如果大家都能懂,誰說現代年輕人的火星文,不會成為很好的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