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佛法上下集:真實的佛法與佛學研究
  佛法上下集:真實的佛法與佛學研究
  一段善緣,開啟一段奇遇,也開啟一段學佛的奇幻漂流,但句句真實不虛!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小師
類  別:宗教哲思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9865526702
裝  訂:平裝

定  價:NT$350

立即購買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當代佛教戒律新詮: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
《當代佛教戒律新詮: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戒律思想》

戒(道德行為)是佛弟子的俢行之基,與僧眾日常行持有關的律制,更關係著佛教的興衰。

 
菩提心語2:花雨
菩提心語2:花雨

透過新詩創作,傳達生活的智慧與態度,願這香郁之氣,帶給塵凡一絲芬芳!

 
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1
生活的大智慧:進入自性佛1

幫忙所有深陷無明,迷失輪迴的人。真正在「自心迷幻的,內在世界裡面」,能達到「究竟的覺悟」!

 
易之潔靜精微
易之潔靜精微

一本絕佳的易學入門書,在簡單易讀中,建立全方位的正確概念。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本書前後歷經二十年,緣起於作者遇見「陳師姐」的故事,加上後來作者親身見聞或閱歷或泛遊書海的心得與結晶。
◎內容除作者對陳師姐修持所遇善境的交叉詰問外,也包含相關佛學理論的研究,融合法理與實修精要。
◎行文白話流暢,多方辯證,在通俗的敘述中,深入淺出的娓娓道出佛法的意義,處處流露慈悲喜捨的情懷。

佛菩薩授記的正法,眾生應該雨露均沾,
但是你要先釐清——
人世間會有幾個問題?
甚麼是真實的存在,應該如何探索?
佛法到底在說甚麼?有哪些必讀的經典?
學佛和佛學有不同?應該注意甚麼?
什麼是大乘三系?佛教心性論如何演變?
最後又要如何回歸到悟與修?
修行的理路與如何修行?

本書旨在推廣,實修實證時佛菩薩所授之正法,
並搭配相關佛學理論之研究,
於末法時期提供融合佛法理論與實修核心精要的論述,
供有心向佛之緣者參酌與結緣,並歡迎緣者廣傳有緣。

~不論何教、何宗,依佛正法修行是修佛;身在佛教不依法修行,是外道!
~佛菩薩不欠你拜,祂們只要你如法修行。
~勿忘自性佛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5526702.pdf

   
 

本書主旨在陳述「陳師姊」的一段事蹟,是小師當年巧遇「陳師姊」後,前後總共約莫花了二年光陰反覆交叉詰問得出的結果,小師加以整理出來的「東西」。至於為什麼花了那麼久的時間才能得到這點「東西」,除了日常養生活口工作的時間外,就算有時間與師姊當面談個三、四個鐘頭,也大概才能明確的得到書中「上、下集」中一、二條道理。
一直到近日,小師對當年在遇見陳師姊之前,自己用功所遇一境。在參閱古今高僧大德文章有了定奪之後,說也奇怪,功夫自來尋小師,頗有必須啟修之勢。同時突然想起後文中陳師姊的故事中有關「滿山滿谷的人」,都喝了觀世音菩薩淨瓶中所流出一口水,但水不減一滴」的境遇,才彷彿明白這境遇的真正意義,才急忙連絡近二十年很少見面的陳師姊。小師問了當年未問幾個問題,並問及她的「上、下集」到今天有無她的信眾或親近之人知悉?她除了彷彿「上、下集」又歷歷在目外,並回答了說:「全天下,知道我的『上、下集』也只有你一人!」這下子,小師想偷懶或可不寫之心,頓時夢幻泡影的破滅,只好硬著頭皮,回家奮筆疾書下去,反正,因緣在此,事有前定,只求本書早成!
總之,小師只能跟緣者保證,小師是誠誠款款地說了一些真事。反正,小師希望自己寫的很慈、悲、喜、捨的,希望緣者也能開開心心的早證菩提,這之後的造化,小師在所不計,緣者尚需各自努力。尤其年輕的一輩,生活不易,學佛更是不易,小師只是棉薄之力,千古萬世,如幻世事,說穿了就不是在知與不知、信與不信而已嗎?

   
 

第一章 人世間
……如果夠切身、夠冷靜地去想,您就會知道,那些東西都是您在社會化以後被填出來的,您或許就如一般人般,早期只是聯考或各種考試的產物,然後就事業、家庭、子女、名位……,這般您死我活得過日子,然後深陷於其中,於是腦袋最基本的東西,從未被挑戰過。再來因為您就是學理工的,執於理工,學法的,執於法,學心理的,執於心理的各種專家,然後為了維持這專家的名位,您無心也無力於其他,然後說了或做了午夜夢迴您自己也弄不清的事,然後……到一生終站。這說明了什麼,您腦袋中裝的是一種「焦點」的產物。如果您肯抽點時間,將既有「焦點」移到一個比較新,但也許是真實的,或者不比您原有所學容易理解的領域,乃至在佛學或宗教領域上,甚至如同求學時期好好的攻讀上一、二年,您所眼見耳聞後的眼界會驚訝為何那麼廣、那麼多、那麼真實且周遭都是……

第二章 真實的存在-探索與一些結論
案例六:尋訪諸神的網站
……其中徐小妹的功能比較強,我也讓她嘗試一些特殊的字彙,『佛』和『耶穌』,她卻像平常依樣看到正確的字;但是『藥師佛』三個字卻讓她看到不一樣的景象,『藥師佛』三個字背後有一道強光,像太陽一樣亮,照的眼睛睜不開,而『彌勒佛』則是沒看到字,只看到彌勒佛佛像。後來有機會請大陸的高功能人孫儲琳女士也試試以手指觸摸神聖字彙的試驗,結果,「佛」字讓她看到了萬道金光,而『佛山』則讓她看到了一座晶瑩剔透的琉璃山。同樣的字彙雖然可以讓功能人都看到特殊的景象,但內容卻有很大的差別,這是怎麼回事呢?如果信息場是網路的世界,神聖的字彙是網址,那麼功能人功能的高低或許就是網路瀏覽器的版本新舊。」「在信息場的世界中似乎沒有時間的限制,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時存在,因此信息場的靈體可以看到物質宇宙的未來。」……「我們也就預知未來與自由意志衝突的問題向師父請教,他的回答是英文,大意是:『一個人一生有很多不同的路,其中一條時早已決定了,其他的則是由妳自己的決定。』」……「我們又問了另一個問題:『信息場的神靈如此的多,功能也很強大,會不會您看到的未來被另一位神靈以念力改變,而導致預測錯誤?』師父的回答又是英文,意思是:『不是我們神靈去改變它,而是你們才能改變它。』這告訴我們,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神靈也沒辦法替你改變。」……

第三章 陳師姊的故事
至心禮佛,見釋迦及眾弟子印心得佛法:
……理由同前,不過稱之「下集」。不同處只在於完成上集的實修,才可能進到下集的實修,下集則偏重即理即事的佛法,也就是一般人常在探討比較深邃的佛理,而那些佛理事實上是指修行較細應遵行的原則與境界,所以在這裡,可知空談或空研佛理的是不可能有用的。但是能達成下集的,實際便能成佛了。也就是說上、下集是完整、實際、實修的佛法,或是成佛之道了。而成了佛,就真的是如佛經或高僧大德所說的「三明六通」,無所不知、無所不在了,這才是「覺者」的真面目。……

上、下集的重點:
……為免緣者讀完此篇,神遊萬象後,卻忘上、下集的旨趣與依歸,在此小師謹遵師姊所示,小師若欲他日為文,必須將重點先行列出,以免誤導緣者,獲致罪愆,所以小師將上、下的重點先行標出。緣者須知師姊上、下集不僅是包括完整佛法的義理與實修的過程,同時還有些階段性。換言之,縱然緣者能慧解上、下集的全部義理,然而,實修上,即使您會感覺有進入下集的境界,但是終究是短暫的一時,最後還是得乖乖的回到上集的階段徹底修完,要不然您所謂自以為是的境界或能力,說穿了是走到了別條路上去了,或是所謂神、魔等外力給予的,絕非是走在「佛道」上,這是緣者應有的認知。那麼上集的重點是什麼呢?就在「戒除貪、嗔、癡」,也就是持戒,盡除貪、嗔、癡,而下集固然包含較抽象的佛法或實修的境界,但重點在:「不落空有、能行則行,能忍則忍」,也就是「不住空、有,無住生心,能行則行、能忍則忍。」而這時候就是處於三明六通,不在六道輪迴,來往自如的。至於不論緣者修習任何法門,這兩個重點都是一樣的……
……另外,小師在這裡要提及陳師姊告訴小師的一個超級重要觀念,這觀念其實早就貫穿在前後文中,但若沒有單獨提出,恐怕緣者會迷失在前後文中而不能掌握「真正修行重點」。這個觀念就是「不要誤認一般打打坐、念念佛、禮佛乃至布施或持點戒,就算修行」。……

第四章 佛法到底說什麼(佛學篇)
……泯除知見,無住生心:論述「壇經」的文章是超多的但仔細看的時候,很多學者其實無論是論證多麼繁複,多少有在立於「般若中觀」或「如來藏佛性」系的立場來申說而有點偏失。小師認為較好的說法是「般若中觀」與「佛性(自性)」思想的結合(即無住、無相(般若)與無念(佛性)的結合),或「般若中觀」與「佛性(自性)」思想不二或一體兩面,或用「起信論」的體用不二的觀念解之。但以小師個人之見,論的最好的當是聖嚴法師所著「六祖壇經的思想」一文,文中說壇經所引涉的經典從楞伽、金剛經、維摩詰經……等十餘種經,重點在「般若」、「佛性」、「不二」等思想,而歸結壇經是以般若為方法,以如來藏(佛性)為目標,或者說是般若的空慧,實證真如佛性,即明心見性,其目的在於證明「相無而性有,強調本心,本性實在。」為什麼他會這麼想,他解釋說:「從中觀的立場看般若,若得般若見諸法自性是空,那就是目的,不再另有如來藏、佛性、法性等目的可求。可是從如來藏(佛性)系統來看,般若只是功能,不是其本體,功能必定有其所屬,所以產生了如來藏和佛性等思想。於是『六祖壇經』雖讓人見到般若的思想,實際上是以如來藏為根本,這是非常明顯的事。」所以小師認同此說。……

……一番探索、思考與因緣下,小師會很勇敢地說,小師會認同聖嚴法師的思想,雖用般若經,實則是沿襲如來藏的觀點,用般若的空慧、實證真如佛性,即是「明心見性」。聖嚴法師在「六祖壇經的思想」一文中提及:「『壇經』中引用『金剛經』者凡五見,引用『文殊說般若經』者一處。其目的在證明『相無而性有』,強調本心及本性實在,所引般若經典,乃至取其作為修證的觀行方便,即便是般若三昧及一行三昧」。這也就是說壇經的思想是「相無性有」,而小師的思想是近此或基此的。不過倒不是只因為聖嚴法師如此說,小師就有此結論,小師會有此結論是另有本源與因緣的,而且小師相信,「般若」與「佛性」皆可開出「修證」的一條路,只是這涉及複雜心路所得,於後文再行詳述,不過於此,小師認為「相無性有」大體上可謂「佛法說什麼」的一個結論,至少是在佛學或佛學思想的總結,而且是個合理的總結。……

第五章 悟與修
……這章中,除了將前面佛學做一小結論與檢討外,將會談論一些佛法的實踐部分,意思是小師將談論一些證悟大師遺作有關修證的東西,也會談點小師的一點經驗與陳師姊告訴小師的東西,混合的陳述。這是一般書中所看不到的,但是就小師而言,是真實的,真實到就像人是每日要吃飯、飲水、睡覺般的真實,這是小師唯一能誠摯的與緣者保證的地方,希望緣者就此章的部分能細心參看。若認不足尚需延伸閱讀的地方,就自行將小師所引附的文章搜尋參看,緣者如對第四章內容有不懂的地方,也無妨你對本章的理解,
目的為一,視角路徑有二:
……般若與佛性無疑的是兩種主要的視角與路徑,但目的不相同。以般若來看,濃縮六百卷「大般若經」的「金剛經」所說的「無相」、「無所得」、「應無所住生其心」及「生其心做完要放下」的道理來看,這不但是「佛」能無漏的主因,也是修證的主要關鍵,而最能體現與獲致「無相」、「無住心」、「放下」的清淨心,無疑的就是「般若」的作用,這是廣為學者所認知與接受的一種路徑與視角,這就不用小師多談了。較好較細的文章,小師於此推介的是,信堅先生所著「『金剛經』要義如何用『金剛經』修行」一文及杜保瑞先生所著「金剛經的無相境界」一文。但就「佛性」的角度與路徑而言,「佛性」是「白紙」一張,本來就沒有「相」的觀念,也就是「本來無一物」的觀念所涵攝的,就「佛性」而言,只要實見「佛性」或所謂「見性」的體驗,就可知佛性中本來「無相」、本具「般若」。小師相信六祖為何會為說「人人都有般若智慧」的道理就是這個原因,也就是它立足在「佛性」的角度與路徑說「頓悟」之後便可依此修行,這當然是「禪宗」所走的主要路徑與視角,所以依此修行當然也能達到學佛的唯一目的。當然,這是一般學者較少論述,但在修證者或談實修文章中卻不乏存在,小師會在後文介紹之……

般若、佛性(自性佛)與心念的關係:
……般若在實修上主要是用「覺照」,也就是觀照內心的起心動念,用般若無所得的道理,掃「相」、掃「念」,也就是說既然一切「無所得」,便可無分別放下「相」或「念」達到「念而無念」,來達到自性(心)的清淨。至於走佛性(自性佛)門的,於開悟後實際漸修的過程中,主要是知自性佛「本來無一物」的道理,一樣用「覺照」來直接掃除「相」、「念」—尤其是「妄念」,而達到「念而無念」或「無住生心」後,就能達到自性佛(心)的清淨。總之,二者都是涉「修心」時,使心念歸於「念而無念」的效果,在經歷一段時間修持後,終究使習氣、種子消除,而達成「自性佛」的清靜,而所謂的我、法二執的粗惑、細惑,也就是這過程中,經歷漫長的時間漸漸消除的。因此,悟道或修道固可分二,而用般若或自性佛除妄念,最後以小師看來最終是無二無別的。……

結語、感言與補述
……本書意旨,表面上是記述陳師姊修佛善境,與小師修習佛學、佛法經驗分享,可免當代緣者在繁忙逼人的工作、生活後,如同小師當年欲習佛學、佛法摸索耗時、耗心之苦,盼早日進入「實修」的意旨外,其實還有更深的意圖,那就是能泯除大、小乘及大乘宗派之見。原因無他,要知「本來面目」本來就沒有這些東西,而陳師姊更指出那些見解皆是學者「自我意識所做的分別」,其實就是一種執著,是妨害緣者的修行的。另外,如信受陳師姊善境之說的小師來說,要修個「一塵不染」出輪迴就屬不易,何況我佛釋尊現今還在娑婆世界之外,向各淨土菩薩說法,可見成佛、成菩薩境界,豈是還在拘執那些宗派或大、小乘之見的凡夫可了解萬分之一的。因此緣者如遇十分執著的學佛或佛學之人,只需說是我佛隨機設說,各有側重便可,至於與之爭辯,則是不需的,這些是緣者需深識的,而更深切的希望是對真實的佛法,能夠深體與決疑。……

以上內容節錄自《佛法上下集:真實的佛法與佛學研究》小師◎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5526702.pdf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