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文化‧印書小舖 不需出版社審核,人人都可以出書
  聯絡我們 | 合作提案
................................................................................
搜尋
................................................................................
書籍分類
*

商業理財

....................
*

文學小說

....................
*

散文小品

....................
*

人文科普

....................
*

心靈勵志

....................
*

宗教哲思

....................
*

醫療保健

....................
*

親子共享

....................
*

星相命理

....................
*

休閒娛樂

....................
*

進修學習

....................
*

藝術創意

....................
*

人物傳記

....................
*

新詩

....................
*

社區文宣

....................
 
 
我的瀏覽紀錄
   
  殤城後遺
  殤城後遺
  關於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紐約電視電影節人道紀錄片金獎《紅磚危城》導演張凱傑,用鏡頭與文字寫下這段歷史。
   
 
三分鐘瞭解自費出書
 
出書543

 
買書
 
商品訊息
 

作  者:張凱傑
類  別:人文科普
出  版: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語  言:繁體中文
I S B N :9786267151259
裝  訂:平裝

定  價:NT$480

立即購買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內容簡介

 
 
同類商品推薦
 
 
三合院百年風華
三合院百年風華

這是一本敘述百年老宅歷史過往。

 
用熱情造就心中那片教育森林
用熱情造就心中那片教育森林

教育現場的挑戰與無限可能,唯用熱情灌溉每一棵向學的樹苗,方能造就心中那片教育森林

 
你了解我的明白了嗎?到底…Klaan su ka kkla mu hug? Mhuya…賽德克部落報導攝影
你了解我的明白了嗎?到底…Klaan su ka kkla mu hug? Mhuya…賽德克部落報導攝影

一段原漢相遇與對話,一場行旅山林原民部落紀實影像的饗宴。

 
氣動與電動控制閥解析及應用
氣動與電動控制閥解析及應用

華人世界第一本中文閥門書籍,帶您快速認識及應用控制系統中最難了解的儀控設備。

 
更多同類商品

 

內容簡介

序 / 導讀

試  閱

作  者

   
 

◎2019年反修例運動爆發,百萬港人走向街頭。本書揭露了動盪時代下最真實的樣貌,一同見證了運動啟蒙下雲湧的本土思潮。
◎一堂有血有肉的歷史課,讓我們了解受訪者為追求公義、民主自由而走上抗爭之旅的心路歷程,面對制度暴力而承受身體和精神上的創傷。
◎歷史任務是眾人之事,若我們未盡保存歷史的責任,在世代交替之後,一是真理必勝,要不然,就是創造真相的真理部必勝。

有人說,我們正經歷另一場戰爭,是記憶之戰。街頭運動落幕後,香港處於公民社會瓦解、白色恐怖瀰漫、民間寒蟬噤聲之時,不讓歷史留白,才有爬梳過去,正視當前的可能。

你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刻嗎?《殤城後遺》訴說的明明是他人之事,讀來其實是眾人之事,借青年、社工等人之口,在告訴你我,驚恐、憤怒、迷惘與失落的感覺真實存在,而我們同屬一個共同體,有同一道瘡疤需要呵護。──新聞工作者 陳倩婷

一堂有血有肉的歷史課。本書的出版,有助把這段歷史傳承下去,也讓我們更珍惜生命、人權、新聞自由。──大學講師 陳麗君博士

小人物的偉大,正正在於他們的平凡與渺小。
望眾人親身經歷的彙集,能寫下記憶,真實記錄。──香港人 佚名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51259.pdf

   
 

我不留白 願你不洗白

「勝利者不停竄改整個歷史,真相似乎漸漸被世人遺忘。」

這是香港電台《鏗鏘集》之《7.21誰主真相》的其中一句對白。這一集,披露更多2019年7月21日元朗恐襲的人物關係,包括警方的角色、白衣施襲者的背景、甚至是運載武器的車主身分,節目被譽為調查報道的典範,亦獲得多個新聞大獎,但卻觸發往後的肅清行動,記者因查冊被捕,香港電台多個節目被叫停和下架,原本屬於香港人的公共廣播,從此變得不一樣。

這一集,這句話,在官方的頻道上,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街頭運動落幕後,有人說,我們正經歷另一場戰爭,是記憶之戰。

2019年反修例運動爆發,那時我是一間報館的記者,主要跟進創科消息,也會撰寫商界名人、企業高層的人物專訪。每當街頭峰煙四起時,我卻出席那間公司的飯局、那個集團的科技峰會,我覺得自己很離地。那時候常常和同事討論,我們可以做甚麼?因為我們跟很多香港人一樣,都很想為這座城市做一點事、出一分力。從兩年前起,街上人潮如流水,不分你我之時,一直就有這本書的想法,希望用我們最擅長的文字,記錄不同聲音的初心,不讓歷史留白。

但運動的澎拜和激昂,還是讓自己按捺不住,在最激烈動盪之時,轉至另一間獨立營運的網媒工作,這次不再離地,走上前線,用文字和鏡頭記錄社會。那時,我覺得自己已經做到當初想做的事,漸漸放下出書的念頭。直至香港出現「禁片年代」,很多紀錄片訴說香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事,卻無法在香港上映,甚至全港銷量數一數二的主流大報《蘋果日報》都會被逼結業,26年來萬語千言的新聞報道和珍貴的歷史影像一夜間留白。當下的香港,公司會消失,網站會下架,守住歷史還是有一份意義。

當官方打壓某一種聲音,收編社會的意識形態,甚至強行編寫由官方論述的版本時,這讓我想起一位影評人看過《理大圍城》和《紅磚危城》後的話:「我們必須書寫歷史,必須贏得書寫屬於我們歷史的位置。」

我記得科大學生周梓樂墮樓真相未明時,我曾經連續幾天在將軍澳尚德停車場,尋找目擊者和車Cam片段,最終揭發警方說法有錯,警方翌日改口承認曾兩次進出停車場,也改變了當時的調查方向。即使警員一直供稱閉路電視未能拍攝周梓樂墮樓情況,但死因裁判官還是發現閉路電視拍到黑影墮下的關鍵影像。這不但說明尋找真相的重要,也反映官方的說法不一定是權威和正確。

《殤城後遺》這四個字早在2019年想好,那年發生了很多令人傷心傷痛的事,有人受傷更有人失去生命,這座城市很多核心價值如飛灰般殆盡;事過境遷後,遺下了甚麼?可能是創傷,也可能帶來一點啟示。書中記錄了2019年反修例運動,抗爭者、遇襲者、紀律部隊、社工、教師、紀錄者等不同人物的經歷和想法,甚至是當時社會曾出現的思潮。

我知道今日的香港正處於風高浪急之時,公民社會瓦解、白色恐怖瀰漫、民間寒蟬噤聲,撰寫此序時,連我的公司也已經宣告停運。但我相信任何一個社會,尤其是當權者,都必須正視曾發生過的事和人們的想法,哪怕可能被視為犯法的行為,也必須了解其意圖和動機,才能梳理歷史洪流的脈落,以及制定社會政策。因為「粉飾洗白不僅無法完全掩蓋過去,而且還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這是香港M+博物館這樣評鑑艾未未的《洗白》作品。

在今日不知明天事,計劃趕不上變化的香港下,我們要把握時間和空間,有話就要好好說。

留下載體,讓你我一起見證。

新聞工作者
張凱傑
2022年1月

   
 

理大圍城
中信圍困走上勇武
理大圍城游繩逃亡
05.2020

2014年,雨傘運動,他幫手撿垃圾。
2016年,魚蛋革命,他心想:「使唔使咁暴力?」

2019年,反送中運動,他在612民陣集會親歷防暴警察,不斷向中信大廈正離開的人群施放催淚彈。那份憤怒,令他決定走得更前,做通訊兵、做工程兵、也做醫療兵。直至11月,他隻身走入理大支援,落得被圍困的下場,最終要由天橋游繩到公路逃亡,遇上防暴警察,他連人帶義載車被截停,當場被捕。

廿餘歲的阿寶(化名)瞞著家人走入理大,失聯之後,朋友透過社交媒體發放他的相片和資料,甚至打算前往不同山頭尋找阿寶,擔心他出現「意外」。最終他被扣留近30小時後,從警署保釋出來。從前爸爸是一位藍絲,如今看見他外出遊行,不忘多說一句「小心點」。

最慘烈的理大圍城,逾千人被圍困圍捕,為反送中運動的重要分水嶺,也帶動區議會選舉翻天覆地的改變,破紀錄逾七成投票率,泛民歷史性取得八成半議席,如同向這場逆權運動明確表態。但公民是否真的覺醒?阿寶認為,真正覺醒的最好時機應是理大一役,因為「咁危急的情況下,如果香港人再做多一點,例如超級大罷工,結局又會不會不同呢?」當然事件已經過去,但在整場抗爭運動留下的歷史教訓是:「如果香港人不覺醒,下場就只有繼續犧牲。」


傷人界線 無法衝破

反送中運動由2019年6月12日掀起序幕,當日網上有號召「大三罷」,即罷課、罷工、罷市,反對立法會二讀修訂《逃犯條例》。大批民眾由早上開始,聚集在金鐘立法會大樓示威區外、政府總部外、添馬公園,以至夏慤道一帶。五年後,2014年佔領運動一幕再現金鐘。不過,警方使用的武力卻截然不同,大大升級,單日施放240發催淚彈、19發橡膠子彈、3發布袋彈、30發海綿彈,更拳打腳踢被捕者,多人受傷,一片凌亂,惹來社會極大反響,運動浪潮自此一觸即發。

「最後走到的人,都是滿口粗口地走,一邊罵一邊走。」阿寶早在6月12日,已經現身金鐘參與反送中運動,但他當時也害怕被捕,所以選擇參與民陣在中信大廈對開龍匯道,已獲批不反對通知書的合法集會。直至下午3時許警方清場,他憶述親身經歷防暴警察,不斷向商場門口正在離開的人群發射催淚彈,當刻「好嬲、好嬲」,並由那一刻開始,決定無論自己也好,聯同朋友也好,也要走得更前。

最驚險一次在7月28日,中上環遊行演變成衝突後,大隊決定撤退,他和朋友由德輔道中跑上麥當勞道山上,但都是走不了,很多街坊說前面有防暴,幸好有家長車駛來義載接走他們,差點就出事。直至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香港「遍地開花」多區爆發激烈衝突,荃灣更有警員近距離向示威者心口開實彈槍。阿寶當時身在沙田,事後才發現該區最「無事」,沒有甚麼「戰績」,反覺得自己做得未夠好,事後不斷購買裝備,希望在不被捕的情況下做得更多,不知不覺間變成勇武。

就讀理工大學的阿寶,也是教育中心「STEM」教學的兼職導師,有時都會「射波」,瞞天過海走上街頭幫忙。整個暑假兼職賺下來的錢,都用來買物資,原本戶口有六萬多元,如今長期僅餘萬多元,他笑言都要節衣縮食。他說自己是小隊的「奶媽」,主要會做通訊兵和工程兵,開拓通訊頻道、無線電等新科技,有時也會做醫療兵,出動時帶備醫療包,以防萬一。「你可以想像一下,頭盔、面罩、豬嘴,還有望遠鏡等裝備」,他說對於一個平時只是執筆、不做運動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慢慢變成現在跑山也沒甚麼喘氣,每次逃亡對他最大的得著,可能是體能變得更好。但他明言屠龍隊和裝修隊完全與他無關,因為小隊始於無法衝破「傷害人、傷害某些東西」的界線。

「沒裝備的是他,嗌最大聲的是他,不後退的都是他」
這場抗爭風暴在11月演變成大學攻防戰,先有中大二號橋一役,現場撿獲超過二千發彈藥,及後再迎來長達13日的理大圍城,逾千人被圍困圍捕。「這次決定,其實有很多朋友叫我不要去,但眼見班手足被水炮車射都不走時,我下了決心怎樣也要支援。」阿寶在11月17日早上,原本還在家中看著新聞直播,到中午看見水炮車和銳武裝甲車已駛至理大A出口不斷進攻時,決定馬上收拾行裝,隻身趕去理大支援。

傍晚5至6時,他聯同現場一行人走去A出口支援,捱到凌晨12時、1時、2時,走上前線根本分身不暇,其實也顧不了實際時間。當時傳出四方八面有手足前來營救理大,也有人不斷在A出口對開拿著大聲公說「轉個彎就到,200米就到」,他形容整體士氣和軍心很高昂,因為大家都很期待和外面手足會合。

一直高昂,一直捱打,捱捱下就知道,其實外面手足根本無法攻進來。但有位零裝備的手足試圖一個人衝出去以卵擊石,被其他手足和義務急救員勸退,多番拉鋸之後,他終於決定留守防線,拿著盾牌幫手擋著。沒有裝備的是他,嗌得最大聲的又是他,當催淚彈和水炮車射過來的時候,怎樣也不後退的都是他。附近的手足目睹這個畫面,可能也被感動起來,就算站了六小時、八小時,都繼續站下去,因為大家都知道,當時前線其實不夠人,拿著盾牌的就只剩下一兩排。

不過,即使意志多堅定,還是會被催淚水柱磨蝕,畢竟大家都是人一個。面對水炮車一次又一次進擊,他們開始感到心身疲倦,決定撤走一批人,再換上另一批人頂著。到凌晨4至5時,他們的防線開始薄弱,警察就在這時攻入理大。他憶述,理大內的手足收到訊息後,馬上停止手上所有工作,全部也走出來,守著他們的防線。「當時環境是一片凌亂,周地都是手足衣服,周地都是汽油彈,周地都是燃燒彈,因為大家兵荒馬亂,大家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怎樣都要死守,哪怕他們要攻入來。」他形容大家的情緒很激動,捱了個多小時後,氣氛才慢慢平復下來。

攻攻防防一日一夜,黎明再現,但未見出路。11月18日由日間開始,不斷有人策劃逃生路線,爬渠、游繩、跑公路、爬路軌等各種方法都有人嘗試,但成功的機率卻是愈來愈低。當時有一個類似哨兵的通訊頻道,不斷對外散播成功逃走的路線,原意可能是幫助被困者,但路線曝光令警方對應部署,堵截和追捕被困者,大大增加逃走的難度。

頻道曾稱有兩人成功爬渠逃走,大家因而掘遍理大的溝渠,不斷「trial and error」,測試溝渠有沒有出口,能不能承受沼氣等問題。有人抓爛臉皮不斷問人,自己身處的位置;有人視死如歸,打算和外面的警察決一死戰;也有人放棄起來。他形容,有人躊躇,有人失落,有人更彷彿已經放棄逃生的念頭,躺在軟墊上用用手機,但旁邊就有人著急地不斷走來走去。這種對比,他說不明白,也不懂形容,「為何有班人會有放棄的想法,是不是對理大攻防戰已經絕望了?」


游繩逃亡 邊跑邊棄物

原先他曾想過衝出去,但愈見愈多衝出去的人,最終都是被捕收場,決定再想想其他方法。因為和他同行的,還有中學生,他們的共識是,如果有事先讓中學生走,他們這些大學生的「大人」就殿後。到真正逃生之際,他在A大樓和Z大樓之間奔走,原本打算由A大樓走,因為傳出外面手足已經很接近理大,有望跟他們會合,但突然又有人說Z大樓成功走到。混亂之中,他與同行者失散,戲劇性地成為走不了的一批人。

最終他走到通往Z大樓的天橋上,游繩近10米至橋底公路。他形容橋上的環境如同「動物大遷徙」,非常混亂,有人心急爭先恐後,有人在橋邊猶豫,有人游繩時骨折和磨損受傷,也有人最終卻步。畢竟無經驗、無保護、無心理準備,跳下去的人勇,留下來的人也不失為過。到他游繩而下時,心裡只想著「橫死掂死,落咗去先算」,因為他跟同行的人失聯,最後只看見他們衝向Z大樓方向,當時以為他們已經下去了。

他說,橋上的人有共識讓女生先走,等了一批又一批,最後才輪到男生。到他下去時,防暴警察已經上前推進,他無理會因游繩而磨損的雙手,只顧一邊跑一邊掉棄身上物品,義載家長車只大叫上車、上車,兵慌馬亂間,防暴警察趕到衝過來截停車輛,連人帶車一行多人被捕落網。他估計游繩逃亡一役,有百多人成功逃脫,但也有多人被捕,包括他。

生死關頭,仍然先讓中學生走,先讓女生走?人性或有光。慌亂之時,並肩同行的戰友失散,還是離他而去各自保命?人性或有暗。


藍絲爸爸親睹兒子戴上手扣

在車上被截停一刻,他說「唔識驚」,是呆了,腦海一片空白。雖然預了自己有被捕的一日,知道入理大後也有可能會無法走出來,但總是想不到這麼快,敗在這次手上。之後就開始想如何跟家人和外面的隊友解釋。因為家人並不知道他走入理大,還以為他到朋友家過夜,到他真正失聯時才察覺可能出事,但不知道是被捕,還是被消失?

他由紅磡被帶到葵涌警署,在臨時等候間,等落口供、等申請去醫院、等打電話給家人,但警署內只提供一條電話線,還要等一至兩小時才容許一個人打電話。他就等了24小時或更多,先聯絡到家人。他說,通話時沒有說太多,免得警察閒言閒語,只是很簡潔地說「拿保釋金來」,家人聽到後也很淡定。等了24小時的電話,最終也只有三言兩語。

由17日離家到理大,18日游繩被捕,再在警署等了24小時打電話,失聯兩日多。在失聯期間,他的朋友透過不同社交媒體發放他的資料,很多朋友、大學同學、甚至中學同學也知道他失聯,馬上找不同律師幫忙,急急塾支律師費。甚至有一班朋友打算組隊,在不同山頭找他,擔心他出現「意外」,從不同渠道支援。他憶述,警署內被捕的人數很多,完成落口供程序後,約30小時獲保釋放行出來。

步出警署已是凌晨時分,不過仍有家人和朋友接他,帶了衣服給他更換。他說沒怎麼睡覺,不懂得反應,只覺得這是很突如其來的關懷,因為「我出來的時候已經不知凌晨幾多點,但仍有一班人守候著我」。但當然,過了一段時間後,大家紛紛抱怨他走入理大的決定,「畢竟一個人瞞著很多人,不理大家的勸喻,都堅持要入去,而最終又出事。」

跟很多家庭一樣,同一屋簷下,彼此的政見未必一樣。阿寶的爸爸是建制藍絲,媽媽和其他家人未至於「藍」,但也擔心他的安全,反對他出外遊行。他說,因為太多人被警察打傷,又有很多傳言說可能有人死,家人擔心的不是他被捕,而是他不見了,最終要在海面或山頭尋找他的屍體。「他們不想我企得太前,於是我騙他們,說我只在後面搬搬東西。」因為今次被捕,現在家人一聽到他說要出去,即使只是和平遊行都一口反對,因為目睹的,還有警方愈來愈過火的行為。

可能爸爸親眼見到兒子戴著手扣的樣子,如今每次阿寶出去遊行,都會叫兒子小心一點,不要做太多,比起以前多了一份提醒。但阿寶強調,爸爸的立場依然很鮮明,是一位藍絲。他說明白家人的顧慮,但「我這些忤逆仔當然繼續做我想做的事,最多我打電話回家報平安多一點吧。」



以上內容節錄自《殤城後遺》張凱傑◎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51259.pdf

   
 

張凱傑
一名香港人,新聞系畢業,寫過報紙,做過網媒,喜歡鏡頭拍下的真實和赤裸,也喜歡文字的溫度,出版的實在。混沌歲月裏,堅信文字的力量,為社會留痕,為歷史著墨。

 
團購優惠
 
點閱率排行榜
   
  銀行的那些事
  銀行的那些事
 
   
 
2. 共生與分炊:合中有分,分不離合
3. 藍男色-允碩的極私密萬年曆桌曆(限)
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實務解析
5. 長春餓殍戰:中國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1947.11.4~1948.10.19
6. 「玩賺權證」達人祕笈
 
開卷試讀
   
  水深之處
  水深之處
  一本人倫推理小說,以主角的姊姊自殺掀起序幕,妹妹讀著她遺留下來的日記,一步一步追尋背後的真相,直到學會自我救贖。
   
 
2.讀豳室詩草 杜仰山作品
3.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 熵與訊息引擎
4.其實我可以很快樂
5.活出最耀眼的自己
 
 
白象文化 印書小舖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出書 賣書 買書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如何出書
* 實體書
* 電子書
* 線上申請
* 服務方式
* 銷售通路
* 行銷工具
* 線上申請
 
線上講堂
* 出版FAQ
* 經銷FAQ
* 編印FAQ
* 討論交流
* 媒體報導
* 客戶見證
* 活動點滴
* 公司簡介
* 理念及特色
* 出版品牌
* 大事紀
* 加入我們
* 我要發問
* 交通位置
會員中心
合作提案
 
................................................................................
  Copyright©2010 PressStore All Rights Reserved.